To Content Pane
Congregation
小字型 normal text size 大字型
主內容開始

楊梁燕芳博士

第75屆大會 (2013)

楊梁燕芳博士

榮譽社會科學博士


讚辭:

《禮記.學記》云:「善歌者,使人繼其聲;善教者,使人繼其志。」意謂善於歌唱者,能以優美的歌聲感動群眾,群眾踵繼其後,蔚然成風;至於善教者,則能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,以為世人模範,啟迪眾生。百年以來,中國南方地方戲以粵劇為主,近世卓然有成者號稱「梨園三王」,即指「文武生王」新馬師曾、「丑生王」梁醒波,而享譽梨園超過半世紀的「花旦王」,正是今天站在台上的楊梁燕芳博士。 楊梁燕芳博士,別名芳艷芬,出生於廣東恩平。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,梁母愛看粵劇,燕芳伴陪左右,耳濡目染,對粵劇產生濃厚興趣,梁母因此帶同燕芳到國聲劇院學藝,由此開展燕芳絢麗多彩的演藝傳奇。燕芳年僅十歲,即於國聲劇院師從白潔初學藝,憑藉天賦甜美聲線,加上勤於練習,曲藝唱腔,根柢早奠。其後加入「勝壽年粵劇團」,初踏台板,與紅線女被譽為團中一對「小宮燈」。一九四一年,香港淪陷,燕芳於廣州參加劇團,出任二幫花旦,由劇團主任易劍泉取名「芳艷芬」。十六歲芳艷芬回港參與「大 東亞劇團」演出,開場之際,正印花旦卻因船期延誤失場,班主決定臨場易角,芳艷芬由二幫出任正印花旦,一鳴驚人,自此正式升為正印,嶄露頭角。一九四五年,於羅家權組織之「周豐年班」出任正印花旦,鋒芒畢露。 抗戰結束後,芳艷芬加入「大龍鳳劇團」,與新馬師曾等合作演出,在《白蛇傳》中主唱《夜祭雷峰塔》,憑藉靈感創意,首創反線二黃慢板腔調,唱腔圓潤淡雅,哀怨纏綿,餘音嫋嫋,獨樹一幟,時稱芳腔,聽者無不著迷,瞬間譽滿粵港兩地,聲名鵲起。芳腔獨特之處,尤善於展現中國傳統婦女溫柔嫻靜之特質,極富感染力。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自五十年代起,迄今六十年來,芳腔已成為粵曲女聲子喉唱腔的主流,追隨者眾,名伶如李芬芳、崔妙芝、李寶瑩、南鳳等,均曾追仿,稱為「芳腔唱家」,影響所及,粵港兩地專門研究芳腔者大不乏人,「芳腔研究」儼然成為學術範疇的莊嚴課題,相關著述琳瑯滿目,美不勝收。 一九四九年,芳艷芬來港,與陳燕棠等組織「艷海棠」唱班;一九五三年,芳艷芬自組「新艷陽劇團」,由五四至五八年間,演出名劇眾多,被譽為「香港一代名班」,於粵劇發展影響深邃。芳艷芬領導劇團,致力提高劇本的文學價值和教化作用,諸如《程大嫂》一劇,即由唐滌生根據魯迅小說《祝福》祥林嫂故事改編,程大嫂命運坎坷,正是五十年代社會婦女的縮影。芳艷芬深情演出,絲絲入扣,展現中國婦女堅毅不屈的崇高節操,觀眾銘記不忘,逆境自強,教澤功深。 五十年代起,電影藝術日漸興起,粵劇從舞台走向銀幕。芳艷芬在一九五零年開始接拍電影,出任第一女主角;一九五三年,更自資成立「植利影業公司」,參與電影製作,將新艷陽名劇改成電影,同時主演多部文藝悲劇和反映現實的社會喜劇,不囿一格,自出機杼。著名戲曲電影包括:《火網梵宮十四年》、《洛神》、《梁祝恨史》、《萬世流芳張玉喬》等;其他電影則有《紅菱血》、《檳城艷》、《馬票女郎》等,前後合共演出電影一百五十部,演技精湛,深受市民及電影工作者推崇,譽滿香江。植利影業創辦以來, 經營有道,芳艷芬運籌決策,居功至偉。其中《檳城艷》電影票房高收之餘,同名主題曲亦由芳艷芬主唱,更成為早期粵語流行曲經典之作,六十年來,著名歌星一再重唱,「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,椰樹影襯住那海角如畫。」時光荏苒,唱者幾番更替,不變的是樂迷對芳艷芬的鍾愛之情。她的歌唱藝術,從梨園唱腔到時代流行樂曲演繹,均能收放自如,芳音響徹,歷久不衰。 一九五九年,芳艷芬毅然息影,退出藝壇,與名醫楊景煌醫生結為夫婦,相夫教子。夫婦二人鶼鰈情深,共度金婚,享受美滿的家庭生活。一九八四年楊博士與李曾超群博士成立「群芳慈善基金」,從事公益活動。一九八七年為求襄助善舉,重踏台板,傾力演唱,一夜籌得善款一千二百多萬,捐助香港多所慈善機構。一九八八年群芳慈善基金會已籌得港幣逾四千萬,資助學校、醫院等多項設施。楊博士並於香港社會福利署設立群芳救援信託基金,復捐貲成立耆康會群芳念慈護理安老院、香港弱智兒童院、東華三院幼兒中心、啓智學校,並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基金籌款,恩澤廣施,受惠者眾。 楊博士自幼深受母親感悟,梁母平生樂於助人,照顧鄰里,古道熱腸。楊博士事業有成,雖稱息影,仍繫心梨園,為求讓樂師老有所居,慷慨捐贈樓宇以為「八和會館」永久會址,並出任「八和會館」永遠名譽主席。二零一二年,楊博士慷慨捐貲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,以推動粵劇表演藝術,設立「芳艷芬藝術傳承計劃」。楊博士熱愛粵劇,於加州路德大學設立群芳中國文化藝術中心,宣揚國粹,讓海外華僑子弟認識中國文化,嘗言:「粵劇內容恰似教科書,教你如何做人。粵劇故事總離不開仁義道德、忠孝節義,帶小朋友看戲,戲裏總是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」啟迪青年關愛社會,饒富教育熱忱。楊博士待人以誠,尤重情義,謙和溫厚,被譽為「婦道教育的模範」。楊博士童年七歲入讀小學, 在學僅有三年,即因戰亂輟學,此後未嘗接受正規學校教育,卻能從粵劇中體悟人生哲理,積善修德,立己立人,彌足稱道。 楊博士以其卓越的演藝成就,以及斐然可觀的慈善公益事業,於一九九五年榮獲加州路德大學頒授人文學博士銜,同年獲英女皇頒授英帝國員佐勳章;九八年獲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銜,同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院士銜;二零零三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,二零零四年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銜。 主席閣下,讓我們共同表揚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成就,一把經歷半個世紀依舊震撼人心的甜美歌聲,一位樂善好施的仁德長者,她既是讓人百聽不厭的善歌者,亦是關愛世人的善教者,請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銜予楊梁燕芳博士。